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电子院报 >> 2017年4月 第4期>> 正文

3.jpg

血糖控制一次血糖达标是不够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08

1.jpg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资料表明,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患者的高血糖,容易导致慢性并发症,最容易受到累及的是肾脏、视网膜、血管及神经系统等。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即使仅有轻度糖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前期而尚不足以诊断为糖尿病时,已开始对动脉硬化的形成起作用,可见糖尿病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控制血糖的“点”:糖尿病患者测量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这种测量血糖的方法能代表一个时间点,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控制血糖的“线”:仅仅测量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不能全面反映血糖的变化,因为血糖波动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心、脑、肾以及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等组织或者脏器损害的共同土壤,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共同土壤。所以,控制血糖不但要注意到时间点的血糖变化,更要重视血糖波动的动态变化。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所以观察血糖在一天内的波动变化非常重要。在临床上一般以测量血糖谱来观测血糖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到全面控制血糖的作用。

控制血糖的“面”:要使血糖长期达标,就必须观察血糖在一段时间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在临床上一般以测量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为判断依据。HbA1c反应近2-3个月的长期血糖平均控制情况,可以全面反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也能间接反映氧化应激对实质脏器的损害情况,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观察与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能使患者全面控制血糖,长期达标,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减少或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所以非常有意义。

要使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一次血糖达标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到点、线、面均达标。

内分泌科 张真稳

专家简介

  张真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糖尿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

  专业特长:甲状腺、糖尿病、电解质紊乱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