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为什么要带雪镜?
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正式开幕,国人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被点燃。电视机里的滑雪运动健儿们,各个穿着全套的滑雪装备。可能有人会问,他们为啥都带着雪镜?是为了更加好看更加拉风吗?
当然不是!雪镜(护目镜)可是雪地户外活动必不可少的装备呢。除了保暖防摔,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护双眼免受紫外线光损伤,或者可以说是用来预防患上“雪盲症”的。
什么是“雪盲症”呢?
雪盲症是指过量紫外线对眼组织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又称为电光性眼炎、紫外线性眼炎。
日常环境下眼睛看到的光,经过路面、树木以及各种建筑物等的反射,光线强度会被大大削弱,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眼睛产生伤害。但雪地就不一样了,雪的冰晶像一个个镜子,它的反光性很强。滑雪时或者在雪地环境中,如果不戴雪镜保护眼睛的话,过强的紫外线直接进入眼睛,则会对眼睛造成损伤。当紫外线灼伤角膜结膜时,会导致眼睑痉挛、眼睑和结膜红肿、畏光流泪、疼痛和视物模糊等多种急性不适。
如何预防“雪盲症”?
当我们身处于各种强紫外线环境时(包括雪地、紫外线灯及电焊工作等),一定要做好防护,包括佩戴专业的护目镜,穿好防护服(皮肤也不能直接裸露在紫外线环境中——皮肤也可能被紫外线灼伤)。
温馨提醒:并不是不直接看强光就能避免紫外线光损伤哦!当处在强紫外线环境中,即使不直接看向强光也可能造成眼损伤!
万一得了“雪盲症”,应该如何处理?
雪盲症存在一定潜伏期,经常在4-6小时后出现症状。当不慎出现雪盲症(电光性眼炎)的症状时,您需要这么做:
1.立即脱离损伤的环境(如离开雪地,关闭紫外线灯等);2.如果有佩带隐形眼镜立即摘除之;3.切忌揉眼,也不建议自制盐水、奶水冲洗眼睛;4.如果眼痛难忍可以适当冰敷(避免过度低温冻伤)缓解疼痛;5.建议尽快眼科就诊,让眼科医生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等专业设备检查,明确诊断。及时就医后,遵嘱使用药物再加上人眼角结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一般在2-3天后症状会消退,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遗留后遗症。
(眼科 陈放)
专家简介
陈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眼科副主任,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疑难眼底病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如糖尿病眼病,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病变,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