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月大的宝宝便血,原来是肠道内长了息肉
近日,我院内镜中心迎来了一位年仅14个月大的特殊患者,患儿反复出现便血后家长送医就诊,检查发现便血是因其肠道长出了一个巨大的息肉。
“像这样的病例,我们很多年都碰不到。”内镜中心主任刘军介绍,孩子送来的时候,已经便血一个月了。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该患儿距离肛门11厘米处有一个约2厘米的巨大息肉,且表面糜烂,需要及时切除,考虑是幼年性肠道息肉病。
“对于宝宝来说,这个息肉还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切除,会导致肠道阻塞、肠道粘膜破损,造成营养丢失,发育迟缓。”刘军主任介绍,婴幼儿时期发生的肠道息肉病多数为家族遗传为主,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比如反复炎症等,无痛性血便是其主要的表现。
经过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及精心准备过后,刘军主任决定用内镜技术为患儿摘除息肉。虽然现代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手术已很成熟,但对于这名年仅14个月大的婴幼儿来说难度还是较大,且之前的手术案例较少。患儿的麻醉用药和剂量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幼儿的肠壁薄、肠道短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手术的成功与否。最终,患儿在我院内镜中心接受了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胆大心细的医生只用了5分钟,就将息肉切除了,手术当天,患儿恢复了正常活动。
一个14 个月大的宝宝,怎么会得肠道息肉?刘军主任介绍,引发息肉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出现感染等,这些诱因会让肠道功能降低,进而发展成息肉。随着肠镜检查技术的成熟,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等消化道症状时,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来确诊,发现问题应尽早手术切除。 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性的,如果不处理有很高的癌变性,这个多发生于中老年以上的病人。非肿瘤的息肉如炎症性、增生性,这种息肉发展癌变的可能性非常低。 (内镜中心 刘军)
专家简介
刘军,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内镜中心主任。
专业特长:在消化领域工作多年,对消化科多发病、疑难病例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胆道、胰腺疾病,包括胆道结石、胆道肿瘤导致胆道梗阻的处理,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救治。熟练各种消化内镜下的诊治,尤其ERCP技术,掌握复杂胆管结石取石、胆道肿瘤、胰管结石等高难度ERCP治疗技术。
出诊时间:星期二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