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电子院报 >> 2015年7月 第131期>> 正文

131-2.jpg

新技术完胜“马凡综合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03

近日,40多岁的祝先生突发腰背及腹部剧烈疼痛,家人迅速将其送至我院就诊,急查腹部CT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瘤体最大直径达7厘米,仅靠后腹膜一层“薄膜”把破裂的瘤体包裹住,患者命悬一线。诊断明确后,血管外科医生迅速行动起来,联系手术室及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材,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施行了微创的“破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出血止住了,命保住了,腹痛也逐渐缓解。

其实,祝先生5年前已经历过一次生死的考验。他身体瘦高,在上海某医院被诊断为“马凡综合征”,做了开胸主动脉瓣置换。马凡综合征,俗称麻烦综合症,意思是非常麻烦,会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如多发的大血管、骨骼及眼睛病变,治疗棘手,文献报道能活过50岁的很少。该患者实际上近两年自己就能摸到肚子里有跳动的肿块,一直未当回事。这个跳动的肿块就是腹主动脉瘤。这像一颗“炸弹”,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而一旦爆炸,就可能危及性命。破裂的腹主动脉瘤死亡率在90%以上,大多患者在未到医院之前即死亡。有的患者送到医院,过去唯一的方法是迅速开腹控制破裂的瘤体,再切除动脉瘤,换上人工血管,而很多患者在肚子刚打开的时候,因无法迅速控制出血而很快死亡,手术创伤巨大,腹部切口可达30以上,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一些全身情况差、高龄、基础疾病多如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心脏病等的患者,简直是“雪上加霜”,难以耐受。

而目前苏北医院血管外科对大部分腹主动脉瘤的治疗,都采取了微创的主动脉支架术,特别是自去年采用了完全微创的主动脉支架植入技术,与既往开腹的30厘米切口的创伤相比,只需在大腿根部作长约1厘米的切口,为更多不适宜开腹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对于破裂的腹主动脉瘤来说,更有绝对的优势,可以在支架植入后迅速止血而挽救生命,同时修复了动脉瘤,摘除了“炸弹”。祝先生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术后5天出院。苏北医院血管外科是江苏省内少数的几家掌握该技术并能够独立开展该技术的血管专科,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血管外科)

链接:腹主动脉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是指腹主动脉扩张达正常直径的1.5倍以上,长得像“瘤”一样,瘤体越大越危险,就像吹大的气球一样,随时有破裂的危险,瘤体直径达到5厘米以上,破裂导致死亡的几率明显提高,因而除非身体不能耐受均需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