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电子院报 >> 2015年7月 第131期>> 正文

131-3.jpg

三伏天 防中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03

三伏盛暑,热浪滚滚。目前全国不少地区出现了35°C以上的高温天气。酷热之下,脑血管意外病人明显增多,中医称为‘热中风’。其中,脑梗塞约占80%。

三伏盛暑缘何多发‘热中风’

1.出汗、缺水:人体在高温环境里出汗很多,导致血液中水分减少,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补充,就会出现脱水、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发生脑梗塞。

2.血压偏低:天气炎热,血管舒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夏季有可能比寒冷季节降低,甚至接近正常。这时,患者如果还按照冬天服用的剂量服用降压药物,会把血压降得太低。容易出现头晕、脑供血不足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脑梗塞。

3.烦躁不安:闷热的天气,使人烦躁不安,情绪激动。情绪激动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人体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容易导致脑梗塞。

4.冷热不均:心脏病人、尤其是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差,遇到忽冷忽热,很难迅速适应。比如,在高温环境下,一次喝下大量冷饮,或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这时,全身血管会强烈收缩,耗氧量增大,容易诱发脑缺血、甚至脑梗塞。

简易识别“热中风”

四句三字经,是最简易识别“热中风”的方法:笑一笑,举举手,说说话,走一走。

但是,要小心地把“热中风”和中暑区别开来。

1.笑一笑。让病人咧嘴笑一笑,中风病人会出现面部不对称,多有口眼歪斜。

2.举举手。中风病人多有一侧上肢抬不起来;即便能抬起来,上举也坚持不了10秒钟,就会坠落或下落。

3.说说话。左脑病变的病人,常有语言障碍,说话不清。

4.走一走。中风病人常有一侧下肢功能障碍,行走困难。

救治需快,时间就是生命

发病3小时内是救治脑梗塞的黄金时段。因此,一定要将患者在发病的第一时间送至有条件的医院就医。发病后3小时内应完成一系列的检查,并且给患者用上药,因此,患者及家属一定要有时间意识。

若脑梗塞病人意识尚清醒,应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处平卧位,家属要注意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情绪;若病人意识已丧失,则设法让病人安静躺下,呼吸平稳者取类似侧卧的昏迷体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内;呼吸不稳者无呕吐时可取仰卧位,头部略向后,不需垫枕头以开通气道。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正确的做法是让病人平卧并尽快拨打120。

急诊科 马爱闻

专家简介:

专业特长:急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心肺复苏、中毒、中暑等理化疾病的救治。

经  历: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