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电子院报 >> 2024年11月 第11期>> 正文

预防肺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作者: 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5-04-16

每年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都是肺癌。肺癌如何防治?肺结节会发展成肺癌吗?对于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解答。

50岁男子背痛竟是肺癌晚期

近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位50多岁男子,他因背痛前往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肺部有肿块。由于肿块超过3厘米大,于是来到我院进一步检查,随后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且已转移至胸椎。该男子此前并无明显不适,未进行定期体检,最终因症状出现才发现病情。

“这样的病例并非个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闵凌峰表示,很多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增,预后也较差。这也凸显了肺癌早期筛查和预防的重要性。

为何多数肺癌患者一发现就是中晚期?闵凌峰主任表示,早期肺癌没什么明显表现,“肺是没有痛觉器官的,长了肿块很难被察觉。只有出现转移,侵犯到其他器官后才会有感觉,比如咳嗽、吐血是侵犯到支气管,骨疼是骨转移。有些症状,比如咳血、呼吸疼痛等,也不是一直存在,时有时无,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预防肺癌早诊早治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闵凌峰主任表示:"实现肺癌的治愈只能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实现早期筛查,不仅需要公众意识的提高、主动参与,还要建立完善的防筛体系。"他强调,肺癌多数情况下早期无症状,尤其是生长在外周的肺癌。因此,体检对于肺癌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低剂量CT筛查是目前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超过45岁、有长期吸烟史、家族中有肺癌病史、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以及从事长期接触污染严重或放射性元素工作的人群。他建议,这些人群定期进行低剂量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病变。

肺结节会发展成肺癌?

肺结节是老百姓们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肺结节的诊出率逐年提高。在日常门诊中,许多患者对肺结节存在恐惧心理。闵凌峰解释说,并非所有肺结节都会发展成肺癌,正确认识肺结节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直径大于8毫米、表现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含有实性成分和磨玻璃成分)、结节有增大趋势或形态符合恶性特征的肺结节需要特别关注,但最终诊断需要专业医生判断,必要时应前往正规医院请肺结节专科医生诊断。

环境因素对肺癌有影响吗?

环境因素在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医生介绍,除了吸烟这一明确的危险因素外,二手烟暴露、室内外空气污染、放射性物质接触等,也会增加肺癌发病风险。例如,在同一家庭环境中,如果丈夫吸烟,妻子长期吸入二手烟,患癌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闵凌峰曾接诊过不少夫妻先后患癌的病例,这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家庭内肿瘤高发,因此改善生活环境、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对预防肺癌意义重大。

(宣传处)

苏北医院11-(16)-18.jpg

肺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肺癌危险因素:吸烟、摄入水果不足、PM2.5、二手烟。

主要筛查人群:50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长期低热人群等。

推荐检查:肺部检查的黄金标准是低剂量螺旋CT,跟以前的肺部胸透和X光片相比,低剂量螺旋CT能更早和更准确地发现是否患有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