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 >>电子院报 >> 2025年5月 第5期>> 正文

前列腺癌如何避免一发现即晚期?

作者: 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5-06-24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前列腺癌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然而,这一疾病却因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甚至出现骨转移。为何前列腺癌难以早期发现?哪些人群需格外警惕?如何科学预防与筛查?

今年初,60岁张先生(化名)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异常升高。他自觉身体无恙,但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经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扫描,其前列腺左侧区域出现异常信号,靶向穿刺活检后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由于发现及时,张先生在我院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尿控功能逐步恢复,目前已回归正常生活。

“很多患者像张先生一样,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仅通过体检筛查发现异常。”泌尿外科前列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卢圣铭表示,前列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PSA指标升高,若未定期筛查,极易延误治疗。“其实我们门诊也经常接诊延误治疗的病例,有的患者等到身体出现异常才来检查,往往一查就已经是中晚期。”

为何前列腺癌总在晚期“现形”?卢圣铭主任解释说,前列腺癌往往被称为“懒癌”,这是因为前列腺癌的症状隐匿,易与良性病变混淆。前列腺癌早期常无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但这些症状与前列腺增生高度相似,普通患者难以区分。卢圣铭主任介绍:“只有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或发生转移时,患者才会察觉异常,但此时往往已进展至中晚期。”

筛查意识不足,会导致漏诊率高。前列腺癌筛查普及率较低,尤其50岁以上男性对PSA检测认知不足。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从10.2/10万攀升至18.6/10万,但早期诊断率仍远低于欧美国家。“许多患者因忽视体检,或因PSA轻度升高未及时就医,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卢圣铭主任介绍。

结合临床数据与流行病学研究,卢圣铭总结了前列腺癌的五大高危人群:1.年龄≥50岁中老年男性;2.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3.高脂肪饮食与肥胖人群;4.久坐缺乏运动者:盆腔血液循环不畅易致前列腺慢性充血,诱发细胞异常增生;5.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者。

“早筛是防治前列腺癌的关键,建议50岁起应定期检测PSA。”卢圣铭主任表示,PSA是前列腺癌筛查的核心指标。他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若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筛查年龄应提前至45岁。若PSA值异常,需结合多参数磁共振(MRI)和靶向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此外,要有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与运动并重。对于确诊患者,早期前列腺癌可通过手术根治。即便发生骨转移,靶向药物、内分泌治疗及新型放射性核素疗法也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 (宣传处)